《多景楼》
狠石苍顽岁月遥,几人触境想英标。 欲知三国兴亡事,但看一江来去潮。 南土尘飞通岭海,中流砥立独金焦。 云山绕槛期深隐,不受刘安作赋招。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狠石、江水、潮涌等自然景物,抒发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表达了对三国兴亡历史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坚守中立、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和志向。
首联“狠石苍顽岁月遥,几人触境想英标。”描绘了狠石的苍劲顽悍,历经岁月沧桑,几人能在这里触景生情,想起那些英勇的英雄楷模。
颔联“欲知三国兴亡事,但看一江来去潮。”诗人通过潮水的涨落,寓言三国的兴亡,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颈联“南土尘飞通岭海,中流砥立独金焦。”描绘了南方的尘土飞扬,连通岭海,而江流中央矗立的金焦山则显得孤独而坚韧。
尾联“云山绕槛期深隐,不受刘安作赋招。”表达了诗人期望在深隐云山之间,不受世俗纷扰,坚守自己的节操和志向。
整首诗意境深远,借景抒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思想深度。
|
创作背景
倪应渊的《多景楼》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多景楼是一座宋代名楼,位于镇江北固山上,地处险要,风光壮丽,常有文人登临赋咏,形成了独特的多景楼文学。因此,倪应渊在游览多景楼时,受到了景色的启发和前人作品的影响,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其次,倪应渊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形势危急,外族入侵,国土沦丧,人民生活困苦。因此,他的创作也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局的关切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综上所述,倪应渊的《多景楼》是在游览多景楼时,受到了景色和前人作品的影响,以及时代背景的驱使下创作的。
相关诗词
-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
明月照多景,一话九经年。
故人何在,依约蜀道倚青天。
豪气如今谁在。
剩对岷峨山水。
落纸起云烟。
应有阳台女,来寿隐中仙。
相如赋,王褒颂,子云玄。
兰台麟阁,早晚飞诏下甘泉。
梦绕神州归路。
却趁鸡鸣起舞。
余事勒燕然。
白首待君老,同泛五湖船。
-
大山千丈青岧峣,长江万古铺琼瑶。
银河倒影落天堑,海门日日来春潮。
伟哉孙刘辈,壮志摩云霄。
只今英雄遗草木,秋霜肃杀寒不凋。
朱阑仄上横斗杓,烟峦直下明金焦。
黄鹤山空杜鹃老,鸳鸯渚冷芙蓉娇。
人间笑傲输渔樵,犹将举废论前朝。
万岁岭,千秋桥,月明尚有人吹箫,月明尚有人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