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武夷精舍十咏·茶灶》

摘茗蜕仙岩,汲水潜虬穴。
旋然石上灶,轻汎瓯中雪。
清风已生腋,芳味犹在舌。
何时棹孤舟,来此分余啜。
作品赏析
这首诗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在仙岩上采茗、汲水、煮茶的场景,以及品茶时的清新感受和美妙滋味。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清雅生活的享受。 首联“摘茗蜕仙岩,汲水潜虬穴。”中,诗人描绘了采茗和汲水的场景,用“蜕仙岩”和“潜虬穴”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和神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颔联“旋然石上灶,轻汎瓯中雪。”描述了煮茶的过程,用“石上灶”和“瓯中雪”形象地表现了煮茶的环境和茶水的清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雅致追求。 颈联“清风已生腋,芳味犹在舌。”中,诗人用“清风生腋”形象地表现了品茶时清新舒适的感受,用“芳味在舌”表现了茶的美味,展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享受。 尾联“何时棹孤舟,来此分余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独自驾舟来到这里,享受这份清静和美好。 整首诗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清新雅致,通过对采茗、汲水、煮茶、品茶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清雅生活的享受,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创作背景
《武夷精舍十咏·茶灶》是宋朝诗人袁枢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中的茶灶景象。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地理环境:武夷山位于福建,是中国的著名茶产区,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诗人袁枢在武夷山中看到了茶灶这一景象,受到了启发,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2. 人文背景:宋代是中国茶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因此茶灶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袁枢通过描绘茶灶的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茶文化和生活风貌。 综上所述,《武夷精舍十咏·茶灶》的创作背景与武夷山的地理环境和宋代的茶文化历史密切相关。
诗词关键字: 中雪 汲水 孤舟
相关诗词
  • 1
    [宋]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 2
    [宋]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㲯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
  • 3
    [明]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
    他年觅得封侯印,愿学幽人住此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