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仲房还新安》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雪景中的送别图景,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痛惜和美好祝福。
首句“暮雪江南路”勾勒出了一幅暮色中雪花纷飞的江南道路图景,既展示了送别的时间和环境,又渲染出一种寂静而肃穆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孤城尊酒期”描绘了离别的地点和场景,孤城形象增添了别离的孤寂与落寞感,而尊酒则暗示了送别之际的深情痛惜。
在三四句中,诗人通过“殷勤折杨柳,还向去年枝”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达了送别之情。杨柳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送别的象征,诗人折取去年的杨柳枝条,寓意着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意和美好祝福。同时,这一细节也展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友人的不舍。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生动,通过对江南冬日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离别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通过运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而真挚的展现,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
创作背景
《送王仲房还新安》是明朝诗人赵今燕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朋友离别和送别之情。在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手段相对落后,人们一旦离别,很可能长时间难以再见。因此,送别诗往往充满了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中的“王仲房”是赵今燕的朋友,他即将离开新安(古地名,今属安徽),返回故乡或远方。赵今燕为了表达友情和不舍之情,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诗歌,他寄托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祝愿,同时也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和心情。
综上所述,《送王仲房还新安》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基于朋友离别和送别之情。
相关诗词
-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
舟乘晚风便,月带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践城。
明州报两掾,相忆二毛生。
-
昔年今日度松关,车马崎岖行路难。
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
回首三秋如一梦,梦中不觉到新安。
-
蝶懒莺慵芳草歇。
绿暗红稀,柳絮飘晴雪。
有意送春还惜别。
杜鹃争奈催归切。
绣阁无人帘半揭。
暗忆边城,十载音书绝。
惟有东风无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