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稼亦非田,生香萃简编。 所耕皆实地,何虑不丰年。 华秀充诸己,收藏乐此天。 揠苗求助长,毋若宋人然。  |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耕读生活,表达了对于自然和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过度急躁和违背自然规律行为的批评。 首句“非稼亦非田,生香萃简编”描绘了诗人并非从事传统的农耕工作,而是通过阅读和编写书籍来创造和积累知识,使得生活充满了香气。这里诗人用“生香”来形容知识的魅力,表现出对知识的崇高追求。 接着,“所耕皆实地,何虑不丰年”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耕种的理解。这里的“实地”并非指具体的农田,而是指实际、有用的知识。诗人认为,只要耕耘的是实用的知识,就无需担心未来的生活不丰富。 然后,“华秀充诸己,收藏乐此天”一句,描绘了诗人通过学习和思考,使得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华丽和美好。这里的“收藏”指的是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乐此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最后,“揠苗求助长,毋若宋人然”一句,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违背自然规律、急于求成行为的批评。这里的“揠苗求助长”是指古代宋国人为了快速让禾苗生长,而将其拔高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个典故告诫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急于求成。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