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山桐十咏·桐栽》

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
所得从野人,移来自乔岳。
节凝叶尚秘,根疏土自剥。
匪为待篱鷃,庸将栖鸑鷟。
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
巨则为栋梁,微亦任楹桷。
仍堪雅琴器,奏之反淳朴。
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斲。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西山桐树,从栽种到成材的过程,表现出诗人对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描绘了诗人栽种桐树时,树苗尚小,不足一握。这里也暗含了人才培养需从幼小时开始的寓意。 “所得从野人,移来自乔岳。”这两句表明了桐树的来源,从山野之中移植而来。同时,也寓意着人才需要从广泛的社会中发掘。 “节凝叶尚秘,根疏土自剥。”这两句描述了桐树的生长状态,节节紧凑,叶子尚未展开,根系疏落,土壤自然剥落。这里寓意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各种磨砺和挑战。 “匪为待篱鷃,庸将栖鸑鷟。”这两句表明了桐树的志向,不仅是为了容纳普通的鸟类,更是为了吸引高贵的凤凰。这里寓意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高远的,不仅是为了满足一般的需求,更是为了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这两句展望了桐树未来的成材之景,也提出了人才选拔的问题。成材后的桐树,谁能看到并选拔出来呢?这里寓意着人才培养和选拔需要有眼光和智慧。 “巨则为栋梁,微亦任楹桷。”这两句表明了桐树的用途,可以作为栋梁之材,也可以作为楹桷之用。这里寓意着人才应该根据其能力和特点进行合理的使用。 “仍堪雅琴器,奏之反淳朴。”这两句描绘了桐树制成的琴器弹奏出的淳朴之音。这里寓意着人才的内在品质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展现。 “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有大匠能够看到并雕琢这块木材的心愿。这里寓意着人才需要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培养,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整首诗以桐树为喻,通过对桐树的栽种、成材、使用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关注和思考。
创作背景
《西山桐十咏·桐栽》是宋代诗人陈翥创作的一首诗,是《西山桐十咏》组诗中的一首。这组诗以桐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桐的形象和特性,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具体到《桐栽》这首诗,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桐树的种植和生长过程的观察和理解有关。诗人通过对桐树栽种、生长的描述,表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也可能寓含了对人生、社会的某种象征或隐喻。 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我们无法确切知道陈翥创作《西山桐十咏·桐栽》的具体背景和动机,只能通过诗歌本身的内容和语言来进行推测和理解。
下一首
《杨柳》
诗词关键字: 野人 栋梁 所得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 2
    [魏晋]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 3
    [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