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东阳许诚之父》
昔同令子业胶痒,知有德行厥后昌。 开廓襟怀虽善富,坚持气节亦刚阳。 掩棺往事成千古,刻石高文冠一乡。 梅岘速培松柏茂,便看褒它贲幽光。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充满了对一个人的敬仰和赞美,也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的整体情感庄重而神圣,充满了敬意。
首联“昔同令子业胶痒,知有德行厥后昌。”诗人回忆过去与逝者共同奋斗的时光,赞扬他/她的德行,并相信他/她的后代将会繁荣昌盛。
颔联“开廓襟怀虽善富,坚持气节亦刚阳。”描绘了逝者胸怀广阔,善于包容,同时也坚守气节,刚毅不屈。这两句诗展现了逝者的高尚品质和坚韧性格。
颈联“掩棺往事成千古,刻石高文冠一乡。”诗人痛惜逝者已去,往事成空,但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将永存于世,他的文章和事迹将流传于乡里,受人敬仰。
尾联“梅岘速培松柏茂,便看褒它贲幽光。”诗人以梅岘的松柏为喻,希望逝者的精神能够如松柏一样长青不败,永存于世。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对他/她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
|
创作背景
《悼东阳许诚之父》是宋朝诗人卷刚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友情背景:卷刚与东阳许诚之父是好友,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情。许诚之父去世后,卷刚深感悲痛,为了缅怀逝者,表达对其朋友的怀念之情,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2. 社会背景:在宋朝时期,诗词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思想的重要载体,而悼亡诗更是流传甚广。卷刚作为当时的文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逝去朋友的哀思,也是符合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
综上所述,《悼东阳许诚之父》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卷刚对逝去好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关诗词
-
菊花开,正归来。
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
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
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
哎,楚三闾休怪!
-
摘兰藉芳月(一作日)。
祓宴坐回汀。
泛滟清流满。
葳蕤白芷生。
金弦挥赵瑟。
玉指弄秦筝。
岩榭风光媚。
郊园春树平。
烟花飞御道。
罗绮照昆明。
日落红尘合。
车马乱纵横。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江潭共为客。
洲浦独迷津。
思积芳庭树。
心断白眉人。
同衾成楚越。
别岛类胡秦。
林岸随天转。
云峰逐望新。
遥遥终不见。
<
-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
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
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