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我出东门》
送我出东门,乍别长安道。 两岸垂杨锁暮烟,正是秋光老。 一曲古阳关,莫惜金尊倒。 君向潇湘我向秦,鱼雁何时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盼。
首句“送我出东门,乍别长安道”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和地点,诗人在长安城的东门送别友人,开始了他们的离别之旅。这里的“乍别”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突如其来的离别的惊愕和不舍。
接着,“两岸垂杨锁暮烟,正是秋光老”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具体景象。河岸两侧的垂杨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萧瑟,烟雾笼罩,秋意已深。这里的“锁暮烟”和“秋光老”形象地渲染出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悲伤情绪。
然后,“一曲古阳关,莫惜金尊倒”两句,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的心态。他们共同饮尽金杯中的美酒,以一曲古老的阳关曲送别友人。这里的“莫惜金尊倒”表现了诗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与友人尽欢而散的决心。
最后,“君向潇湘我向秦,鱼雁何时到”两句,揭示了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前往不同的地方,他们之间的距离将越来越远。这里的“鱼雁何时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期盼,他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联系,期待着重逢的一天。
整首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秋天的景象,渲染出萧瑟的氛围,同时通过饮酒和分别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
创作背景
《卜算子·送我出东门》是宋代女词人宋美奴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抒写她与情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此词的创作背景具体如下:
在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歌楼舞榭也随之兴盛。宋美奴作为一位歌妓,与她的情人相遇并相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别。在这首词中,宋美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与情人离别时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细节。
相关诗词
-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