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别诸同志(得新鸿)》

随阳来万里,点点度遥空。
影落长江水,声悲半夜风。
残秋辞绝漠,无定似惊蓬。
我有离群恨,飘飘类此鸿。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诗,借描绘大雁的迁徙,表达了诗人的离群之恨和漂泊之感。 首联“随阳来万里,点点度遥空。”描绘了大雁随着季节的更替,从遥远的南方回到北方,点点飞过空旷的天空。这一描绘既展现了大雁迁徙的壮丽景象,又暗示了诗人远离故乡,漂泊在外的境遇。 颔联“影落长江水,声悲半夜风。”进一步描绘了大雁飞过长江,身影映在江水中,同时半夜的风吹来,使得大雁的叫声更加悲凉。这一描绘十分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雁的孤独和悲苦。 颈联“残秋辞绝漠,无定似惊蓬。”中,诗人用“残秋”和“绝漠”两个意象,展现了大雁在迁徙过程中的艰辛和危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 尾联“我有离群恨,飘飘类此鸿。”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离群之恨和漂泊之感。他感到自己像大雁一样,飘飘荡荡,无依无靠。 整首诗通过对大雁的描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别诸同志(得新鸿)》是一首唐诗,作者是唐朝的文人钟蒨。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同志们离别时的情感,以及看到新鸿(新的大雁)时所产生的联想。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社会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文化繁荣,诗歌作为当时的一种主流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因此,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个人经历:钟蒨作为一位文人,可能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志在一起共事或学习,但由于某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别。这首诗就是他在离别之际,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而创作的。 3. 自然景象的触发:诗中的新鸿可能代表了季节的更替,或者引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这种自然景象常常成为唐代诗人创作诗歌的灵感来源。 综上所述,《别诸同志(得新鸿)》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钟蒨在与同志离别时,受到了新鸿的启发,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歌中,创作出了这首作品。
诗词关键字: 离群 无定 飘飘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 2
    [元]
    伊予同里。
    自来交契。
    各贪浮名浮利。
    总悟无常,物物般般捐弃。
    予先别离宁海,又继而、贤来关里。
    愿同志,更同心同德,同搜玄理。
    慎勿攀援爱念,便宁心宁意,全神养气。
    尘世之中,不染不著为最。
    殷勤完全功行,常清静、有些消息。
    神光灿,泼焰焰焰地,是你真底。
  • 3
    [南北朝]
    建国负东海。
    衣冠成营丘。
    除道梁淄水。
    结驷登之罘。
    满座咸嘉友。
    苹藻绝时羞。
    平望极聊摄。
    直视尽姑尤。
    定交无恒所。
    同志互相求。
    执手欢高宴。
    举白穷献酬。
    破琴岂重赏。
    临濠宁再俦。
    危生一朝露。
    蝼蚁将见谋。
    成功退不处。
    为名自此收。
    收名弃车马。
    单步反蜗牛。
    开渠纳秋水。
    相土播春畴。
    闭门谢世人。
    何欲复何求。
钟蒨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