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龟山禅寺》

万山深处远轮蹄,古寺雍熙诏赐题。
坐望竺乾诸佛近,徙凭菌阁十方低。
灵岩频见玄猿度,琪树应招白鹤楼。
不觉胜游天已晚,一痕新月印前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山古寺的宁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佛法的崇敬,同时也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景物的美妙。 首联“万山深处远轮蹄,古寺雍熙诏赐题”,作者开门见山地描绘出古寺的地理位置,远离喧嚣,深藏于万山之中。“古寺雍熙诏赐题”展现了古寺的历史悠久和庄重神圣。 颔联“坐望竺乾诸佛近,徙凭菌阁十方低”,通过“坐望”与“徙凭”的动作,作者表达了对佛法深深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古寺的高耸入云和周围的广阔景象。 颈联“灵岩频见玄猿度,琪树应招白鹤栖”,进一步描绘了古寺周围的自然环境,灵动的猿猴、琪树和白鹤,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生态画面,也衬托出古寺的幽静。 尾联“不觉胜游天已晚,一痕新月印前溪”,通过描述时间的推移,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不觉胜游天已晚”展现了时间在美好的游览中不知不觉流逝的情景,“一痕新月印前溪”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来临和新月的升起,为这幅深山古寺的画卷增添了宁静而神秘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生动具体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法的敬仰。同时,通过时间的推移和景物的变换,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创作背景
《龟山禅寺》是宋朝诗人姚望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苏轼有一定的关联。苏轼在赴杭州任职途中,经过龟山时,写下了与龟山禅寺相关的诗句。姚望之可能受到苏轼的影响或启发,以龟山禅寺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诗。此外,诗歌创作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情感有关。对于姚望之创作《龟山禅寺》的具体背景,需要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诗歌来分析。
诗词关键字: 应招 古寺 十方
相关诗词
  • 1
    [宋]
    龟山山下感麟翁,麟翁知己几时逢。
    自从颜孟希踪后,几人今日更希踪。
  • 2
    [宋]
    白日青天一旦明。
    旧时勋业此时情。
    延英再许裴公对,商鼎须调傅说羹。
    千万载,辅宗祊。
    擎天八柱愈峥嵘。
    将军犁却龙庭后,岁傍龟山奏太平。
  • 3
    [宋]
    人物渺然,蕙兰椒艾,孰臭孰香。
    昔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虽同名节,却异行藏。
    尹在当年,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
    杨虽出,又何畀於蔡,何救於章。
    公今为尹为杨。
    这一著须平心较量。
    正南洲潢弄,西淮鼎沸,廷绅噤舌,举国如狂。
    招鹤亭前,居然高卧,许大乾坤谁主张。
    公须起,要擎天一柱,支架明堂。
姚望之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