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留春亭》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
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
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
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春天的色彩,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首联“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以“闻说”引入,让读者对芳亭的美景产生期待。诗人用“著意浓”形容芳亭的景色,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颔联“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通过对歌声、莺声、酒面、花面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用“不放莺声老”形容歌声的美妙,用“长陪花面红”形容酒面的艳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颈联“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通过对笋、玉簪、柳、金线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用“迸”形容笋的生长,用“穿”形容玉簪的花蕊,用“拖”形容柳枝的摇曳,用“击”形容金线在风中摇曳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尾联“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通过“尽道春归去”的反转,让人对春天的离去产生惋惜,但又通过“疑是桃源路忽通”的比喻,让人对春天的归来充满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留恋,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在表现春天的美好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词语和比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色彩。
创作背景
**释德葵的《留春亭》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对春天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悲伤,以及对生命的感慨有关**。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春天离去的不舍,试图通过文字将春天留住。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寓含了他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比如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 以上只是推测,如果需要更准确的创作背景,建议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诗词关键字: 玉簪 留连 时人
相关诗词
  • 1
    [宋]
    庭院深深深几许,[1]杨柳堆烟,[2]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3]楼高不见章台路。
    [4]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5]
  • 2
    [近代]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 3
    [宋]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