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霄洞》
江南三月春无边,谿竹十里花争妍。 儿童且莫吹羌管,我欲临流枕石眠。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春景的诗,以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美丽、宁静的春天画卷。接下来,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首诗。
首句“江南三月春无边”,开篇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江南春色。这里的“春无边”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浩渺和生机勃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江南地区春意盎然的景象,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
次句“谿竹十里花争妍”,进一步细化了春色,描绘出了小溪旁的竹林和盛开的鲜花。“十里”形容了场景的广阔,而“花争妍”则生动地描绘了鲜花盛开的热闹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儿童且莫吹羌管”,这里引入了儿童吹羌管的元素,给人一种宁静被打破的感觉。但是,诗人通过“且莫”二字,请求儿童暂时停止吹奏,让人感觉到诗人对宁静和自然的热爱。
最后一句“我欲临流枕石眠”,以“我”为主语,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自然,躺在石头上,聆听溪流的声音,享受春天的愿望。这里,诗人用“欲”字表达了自己的渴望和向往,用“临流枕石眠”具体化了自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而具象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并通过请求儿童停止吹奏羌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的结构紧凑,意境优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让人仿佛能置身于那个美丽的春天之中。
|
创作背景
释德最的《罗霄洞》是一首描绘江南春景的诗,创作背景主要基于作者对江南春天美景的观察和感受。诗人通过描绘罗霄洞的春天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还包括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但这些信息并不明确,需要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推测。
相关诗词
-
帘垂鸱尾阁,桂花风、天香满黄扉。
向郁罗霄汉,朝回金阙,心运璇玑。
一点元台初度,八表共清辉。
紫塞烟尘静,捷羽东飞。
此际钱塘江上,爱月仍夜色,潮正秋期。
想波仙冰妹,同日宴瑶池。
报龙楼、玉音宣劝,赐紫金、杯泛日中葵。
庆千秋,醉长生酒,歌太平诗。
-
启玄精,明真*,洞元中。
间日魂月魄相融。
内分三色,混然一体若芙蓉。
玉辰圆鉴,瑞云浮、光射瑶宫。
散阴氛,凝纯粹,归神化,运灵空。
象悬明,灿耀玲珑。
中天游奕,郁罗霄景玉音清。
绛节霓旌,捧琼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