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览镜七首》

说法从人诮马留,似猴良亦胜真猴。
牵丝刻木浑儿戏,断水残山足梦游。
溪潦旋添菱女枻,霜痕欲上橘奴洲。
此中纶笠真吾事,为写渔装著钓舟。
¤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恬静、自然的乡村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和人生百态的感慨。 首联“说法从人诮马留,似猴良亦胜真猴。”,诗人以戏谑的语气表达了对世俗看法的不屑一顾,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颔联“牵丝刻木浑儿戏,断水残山足梦游。”,诗人以牵丝刻木的儿童游戏和断水残山的梦游景象,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恍惚。 颈联“溪潦旋添菱女枻,霜痕欲上橘奴洲。”,诗人借助自然景象,如溪流、菱女、霜痕和橘奴洲,描绘出一幅生动而宁静的乡村生活画卷。 尾联“此中纶笠真吾事,为写渔装着钓舟。”,诗人以渔夫的形象自比,表达了他对这种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创作背景
《览镜七首》是明代文人陶望龄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生的反思,二是对社会的观察。 1. 对人生的反思:诗人在览镜时,通过镜子中的自我形象,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对过去的经历、现在的状态以及未来的展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种反思在诗歌中表现为对生命的感慨,对时光流逝的悲哀,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深化。 2. 对社会的观察:诗人在诗中不仅关注个体的生命体验,还通过自我反思来映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种观察在诗歌中表现为对社会不公、人生苦难等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 综上所述,《览镜七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陶望龄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社会的观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诗词关键字: 断水 儿戏 梦游
相关诗词
  • 1
    [清]
    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
    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览镜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久迍邅。
  • 2
    [唐]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 3
    [宋]
    一叶飞何处,天地起西风。
    夜来酒醒,月华千顷浸帘栊。
    塞外宾鸿来也,十里碧莲香满,泽国蓼花红。
    万象正萧爽,秋雨滴梧桐。
    钓台边,人把钓,兴何浓。
    吴江波上,烟寒水冷翦丹枫。
    光景暗中催去,览镜朱颜犹在,回首鹫巢空。
    铁笛一声晓,唤起玉渊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