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书德裕》
昔年献赋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却悲。 三径仅存新竹树,四邻惟见旧孙儿。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 更见桥边记名姓,始知题柱免人嗤。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与感慨。首联“昔年献赋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却悲。”展示了诗人曾经的荣耀与现在的悲伤,通过对比引发读者的好奇心。颔联“三径仅存新竹树,四邻惟见旧孙儿。”描绘了诗人故地重游的景象,通过描绘新竹树和旧孙儿,表现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觉。颈联“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尾联“更见桥边记名姓,始知题柱免人嗤。”通过与桥边记名姓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被人嘲笑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过去荣耀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悲观情绪。诗中的意象和典故运用恰到好处,使诗更加生动形象,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
创作背景
《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书德裕》是唐代诗人王播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王播个人的经历和李尚书德裕的关系有关。王播曾在淮南(今江苏扬州一带)生活过,并在那里有过一些难忘的经历。后来,他故地重游,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回忆往事,同时也为了酬谢他的好友李尚书德裕。李尚书德裕是他的知己,两人曾有过深厚的交往,因此王播在诗中也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相关诗词
-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
南浦舟中两玉人。
谁知重见楚江滨。
凭教后苑红牙版,引上西川绿锦茵。
才浅笑,却轻颦。
淡黄杨柳又催春。
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
朝为三室印,晚为三蜀人。
遥知下车日,正及巴山春。
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
公门辄无事,赏地能相亲。
解衣初醉绿芳夕,应采蹲鸱荐佳客。
霁水远映西川时,闲望碧鸡飞古祠。
爱君乐事佳兴发,天外铜梁多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