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雨后桃花作片飞,风前柳絮点人衣。 春归不用怨风雨,无雨无风春亦归。 |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后和风中的自然景色,通过桃花和柳絮的形象,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无常。同时,诗人也借助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首句“雨后桃花作片飞”,通过描述雨后桃花飘落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桃花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欲滴,但随着花瓣的飘落,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易逝。
次句“风前柳絮点人衣”,则通过描述风中柳絮飘舞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柳絮在风中翩翩起舞,点缀在人们的衣物上,给人带来一种春天的美好感受。
末两句“春归不用怨风雨,无雨无风春亦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逝去的豁达态度。诗人认为,春天的归去不必怨恨风雨的摧残,因为即使没有风雨,春天也会自然归去。这种豁达的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同时,诗人也借助春天的美好景象,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
创作背景
宋代诗人黄静斋的《桃花》诗,主要是以桃花为题材,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生命的感慨。具体的创作背景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作者在某个春天观赏桃花时,对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有所感悟,从而写下了这首诗。诗歌通过描绘雨后桃花飘落的景象,以及风中柳絮点缀人衣的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诗词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