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道骨仙风》
道骨仙风,合笞凤、鞭鸾归去。 底事为、三峨九顶,等闲留住。 揽辔聊施经济手,凝旒屡出褒嘉语。 算只今、人物更谁归,心如许。 嗟我拙,才不武。 惭我陋,文非古。 纵策迟鞭钝,也难追步。 虽喜故人逢异县,却嫌游子贪行路。 但著公、西掖北门中,相期处。 |
作品赏析
|
这首词看似是送别词,实为抒发词人自身的怀抱。词人由于仕途坎坷,功名未就,产生了归隐的思想,但又恋栈不忍离去,故词中颇多哀怨之情。
上片赞美友人,希望他能得道成仙,但又为他被留在峨眉山而惋惜。“道骨仙风”三句,词人描写友人的风姿,既赞美他道骨仙风,又羡慕他能够骑着凤凰、驾驭鸾鸟归去。“底事为、三峨九顶,等闲留住”二句,词人询问友人为什么会被峨眉山留住,表达了对友人不能离去的惋惜之情。
下片词人自谦才疏学浅,难以追步友人。“嗟我拙,才不武”四句,词人以自谦的语气表达了自己才疏学浅,难以追步友人的感慨。“虽喜故人逢异县”二句,虽然词人在异乡遇到了故人,但是却嫌弃自己贪恋仕途,不忍离去。最后“但著公、西掖北门中,相期处”三句,表达了词人期待着与友人在朝廷相聚的美好愿望。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赞美和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词人自身的苦闷和彷徨。
|
创作背景
《满江红·道骨仙风》是宋朝诗人京镗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道教文化及作者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有关。道教文化在中国古代颇为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京镗也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道教仙人风骨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
相关诗词
-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