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望庐山瀑布》
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 一带连青嶂,千寻倒碧流。 湿云应误鹤,翻浪定惊鸥。 星浦虹初下,炉峰烟未收。 岩高时褭褭,天净起悠悠。 傥见朝宗日,还须济巨舟。 |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瀑布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首联“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诗人表达了常常思念瀑布的幽静之美,而在晴朗的秋天,终于有机会欣赏到瀑布的壮丽景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一带连青嶂,千寻倒碧流。”,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瀑布的远景,一条带子般的瀑布连接着青翠的山峦,仿佛从高处倾倒下来的碧绿水流,形象生动。
颈联“湿云应误鹤,翻浪定惊鸥。”,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瀑布周围的景象,湿润的云雾让鹤误以为是天空,翻腾的浪花惊扰了栖息的鸥鸟,进一步展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尾联“星浦虹初下,炉峰烟未收。”,诗人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瀑布周围的景色,星星点点的水珠像彩虹般飘洒下来,炉峰上的烟雾还未消散,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瀑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开阔的胸襟。
|
创作背景
《秋霁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夏侯楚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秋天雨过天晴之后,眺望庐山瀑布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和美丽。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景观的启发: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给了诗人深刻的印象,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2. 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在观赏庐山瀑布时,可能怀揣着某种个人情感或心境,这些情感或心境在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3. 社会文化背景: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尤为兴盛。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与当时的文化氛围相契合。
综上所述,《秋霁望庐山瀑布》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启发、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
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
滴幂侵檐露,虚疏入槛风。
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
-
天静终南高,俯映江水明。
有若蓬莱下,浅深见澄瀛。
群峰悬中流,石壁如瑶琼。
鱼龙隐苍翠,鸟兽游清泠。
菰蒲林下秋,薜荔波中轻。
山戛浴兰阯,水若居云屏。
岚气浮渚宫,孤光随曜灵。
阴阴豫章馆,宛宛百花亭。
大君及群臣,宴乐方嘤鸣。
吾党二三子,萧辰怡性情。
逍遥沧洲时,乃在长安城。
-
秋霁嫦娥二八,寒光逼散浮云。
小山业桂吐清芬,犹带蟾宫风韵。
因念两登仙籍,恩沾雨露方新。
汝今妙岁已能文。
早折高枝荣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