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满江红·乘兴西来》

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
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
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
便招邀、我辈上层楼,横孤笛。


阴晴事,人难必。
欢乐处,天常惜。
幸星稀河淡,云收风息。
更著两贤陪胜赏,此身如与尘寰隔。
笑谪仙、对影足成三,空孤寂。
作品赏析
这首词以赏月为中心,描述了一个乘兴而来,招邀朋友,一起上层楼,横吹孤笛,豪放不羁的场景。词中借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营造了一种豪放、洒脱、不羁的氛围。 上片开头“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直接点出了词人豪迈的性格和不拘一格的作风。接着“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这句词人以壮丽的笔调描绘了月夜的美丽景象,展示了一个清凉、广阔的银色世界。而“便招邀、我辈上层楼,横孤笛。”则表现了词人的豪放不羁,不拘一格,邀请朋友一起上层楼,横吹孤笛。 下片“阴晴事,人难必。欢乐处,天常惜。”表达了词人对于世事无常,欢乐难久的感慨。“幸星稀河淡,云收风息。”则描绘了夜晚宁静祥和的景象,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平静。 “更著两贤陪胜赏,此身如与尘寰隔。”这句词人以“两贤”陪伴自己赏月,感到自己仿佛与尘世隔绝,进一步表达了词人豪放不羁的性格。最后的“笑谪仙、对影足成三,空孤寂。”则以谪仙自比,笑对孤独,表现了词人的洒脱和豁达。 整首词以豪放、洒脱的笔调描绘了月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欢乐、孤独等的感慨和思考。
创作背景
《满江红·乘兴西来》是宋朝京镗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仕途经历和对自然的热爱有关。京镗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遭到贬谪。他乘兴西来,可能是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寻求心灵上的解脱。同时,作者对自然景色充满热爱,这在词中也有所体现。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需了解更多创作背景,可以查阅诗词相关的研究文献。
诗词关键字: 收风 尘寰 瑶台
相关诗词
  • 1
    [唐]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 2
    [唐]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 3
    [唐]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
    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龙烟日暖紫曈曈,宣政门当玉殿风。
    五刻阁前卿相出,下帘声在半天中。
    白玉窗前起草臣,樱桃初赤赐尝新。
    殿头传语金阶远,只进词来谢圣人。
    内人对御叠花笺,绣坐移来玉案边。
    红蜡烛前呈草本,平明舁出阁门宣。
    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傍边立起居。
    每日进来金凤纸,殿头无事不多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