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
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 同年坐上联宾榻,宗姓亭中布锦裀。 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 芳菲解助今朝喜,嫩蕊青条满眼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花开烂漫的春日里,与故友贺喜的场景。起始两句“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展现了诗人在花团锦簇的花坛前迎接故友的场景,此次相会让诗人感到十分喜悦,也关系到他自身的荣誉。
中间两句“同年坐上联宾榻,宗姓亭中布锦裀。”描绘了同年(即同科考中的举人或进士)们坐在宾客榻上,宗族的亭子里铺满了锦褥,进一步展现了喜庆热闹的场面。
接着两句“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描述了晴日阳光下的旗帜红艳夺目,美丽的春光洒在队伍中,光影闪烁。
最后两句“芳菲解助今朝喜,嫩蕊青条满眼新。”中,诗人以芳菲的花蕊和青翠的枝条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它们为今日的喜庆增添了色彩,满眼都是崭新的景象。
整首诗以花前贺友为主线,通过描绘热闹的场面、鲜艳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荣誉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词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
创作背景
《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文化艺术也达到了鼎盛。在这个背景下,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歌颂社会生活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徐商作为唐代的诗人,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他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象的感悟和思考。
而《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这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襄阳地区的地方官员节度使或判官得到朝廷加封章绶的事件有关。徐商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官员加封的祝贺,同时也可能借此机会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行赞扬或提出建议。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也可能与具体的地方事件有关。通过诗歌的创作,徐商表达了对时代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相关诗词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