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寒岩钓矶》
竹里茅茨竹外溪,粼粼白石护渔矶。 想应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生活景象。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首句“竹里茅茨竹外溪”描绘了环境的概貌,竹林深处的茅屋和竹林外的小溪,形成了清幽宁静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竹”的元素,勾勒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次句“粼粼白石护渔矶”进一步细化了场景,描述了小溪边粼粼发光的白石和守护着渔矶的景象。这一描绘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暗示了当地人们生活的痕迹。
最后两句“想应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则通过推测和想象,描绘了渔人日日来此垂钓,甚至把蓑衣留在了石头上,没有带回家。这两句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朴素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充满和谐与生机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对自然景色和朴素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都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
创作背景
**《游寒岩钓矶》是宋朝诗人路德章在游览了寒岩钓矶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诗歌**。他可能被寒岩钓矶的自然美景所吸引,或者被其独特的地质形态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同时,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可能影响了他的创作,比如他可能正在经历人生的起伏,或者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些都可能在诗歌中有所体现。然而,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诗人的生平才能确定。
相关诗词
-
-
雨洗炎威,秋磨霄汉。
风传{左禾右罢}稏香,鼓腹寒岩畔。
位转功回木马嘶,劫外不须重借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