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李之纯三首》
幼岁求真契,中年得伟人。 倾怀当一面,投分许终身。 灯火谈玄夜,莺花逐胜春。 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伟人的深厚友谊,表达了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首联“幼岁求真契,中年得伟人”说明了诗人从小就对真理有一种追求,到了中年遇到了这位伟人,暗示了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颔联“倾怀当一面,投分许终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伟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他们倾心相交,互相许诺终身友谊。颈联“灯火谈玄夜,莺花逐胜春”则通过描绘他们在夜晚灯火下谈论哲理,春天里欣赏莺飞花开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怀。尾联“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表达了诗人对再次与伟人相聚的渴望,同时“胸次欲生尘”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的强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对诗人与伟人友谊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对真理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
创作背景
《忆李之纯三首》是宋朝诗人王从之创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回忆了他与友人李之纯的一些往事,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测出以下一些创作背景:
1. 王从之与李之纯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曾经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这些诗歌可能是王从之在回忆往事时,感慨时光流逝,思念友人而创作的。
2. 王从之可能在与李之纯分别后,感到了孤独和无助,因此创作了这些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忆李之纯三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是王从之对与李之纯往日交情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相关诗词
-
面目三年隔,音传万里遥。
宦途俱蹭蹬,日事各萧条。
志大谋常拙,身孤道亦消。
本无当世用,隐处会相招。
-
隽气倾天下,高情到古今。
衔杯曼卿放,下笔老坡神。
时论谁优劣,人材自屈伸。
穷愁须理遣,不必泪沾巾。
-
花底开尊待月圆,罗衫半浥酒痕鲜。
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水似天。
修禊每怀王逸少,听歌却忆李龟年。
卜邻拟住吴山下,杨柳桥边檥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