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菊》

造化功夫异异端,自缘开晚少人看。
若教总似陶潜眼,肯向芳春赏牡丹。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造化功夫异异端”,起得突兀,令人陡然一惊。诗人认为,牡丹的开花,是天地育化的杰作,非人力所能为,显示了诗人对牡丹开花的赞美之情。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崇敬和深深的敬畏之心。 次句“自缘开晚少人看”,一转,说明牡丹开花晚,所以少人欣赏。这一转折,既解释了首句的赞誉来源,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末两句“若教总似陶潜眼,肯向芳春赏牡丹。”,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于人们忽视牡丹美丽的不满。陶渊明以爱菊闻名,而牡丹开在春天,陶渊明自然无法欣赏到牡丹的美丽。诗人借此暗示,如果人们都有陶渊明那样的眼光,就能在芳春时节欣赏到牡丹的美丽。 整首诗以牡丹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对人们的审美眼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让人在品味诗句之余,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审美眼光的培养。
创作背景
**宋朝诗人韩丕创作《菊》这首诗的背景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有关**。韩丕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和世事变迁之后,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菊花所代表的高洁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某个重阳日,他与朋友饮酒赏菊,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菊花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并借此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诗词关键字: 异端 造化 牡丹
相关诗词
  • 1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2
    [唐]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3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