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萧致政庆恩拜命》
玉立诸郎总席珍,名登天府早荣亲。 读书闻道超千古,教子如君有几人。 行际风云攀郄桂,先沾雨露及庄椿。 浮山名寿参天翠,长与蓝袍色斗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充满了赞誉和敬仰之情,主要是赞美一个家族中的年轻才俊和他们的教育成就,以及这个家族的长辈们的高尚品质和长寿。
首联“玉立诸郎总席珍,名登天府早荣亲。”描绘了年轻才俊们玉树临风、出类拔萃的形象,他们的名字早已登上天府,为荣耀的家族增添了光彩。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些年轻人才的优秀和出众。
颔联“读书闻道超千古,教子如君有几人。”强调了这些年轻人才不仅才华横溢,而且熟读诗书,深明大义,超过了千古以来的许多人。同时,他们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也像国君一样高明,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他们的教子方法与国君相比,突出了他们的教育才能和智慧。
颈联“行际风云攀郄桂,先沾雨露及庄椿。”描绘了这些年轻才俊在行动之际,如风云般迅猛,攀登上了高峰,而家族的长辈们则像庄子的椿树一样长寿,享受着雨露的滋润。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进取精神和长辈们的长寿。
尾联“浮山名寿参天翠,长与蓝袍色斗新。”强调了浮山的名声和长寿与蓝天翠色相映成趣,而这些年轻才俊的蓝袍颜色也常常崭新如初。这里运用了描写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浮山的美丽和这些年轻才俊的活力。
整首诗意境高远,用词华丽,充满了赞美和敬仰之情。通过对这个家族的年轻才俊和长辈们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勤奋努力、教育有方、长寿健康等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赞美。
|
创作背景
《贺萧致政庆恩拜命》是宋朝诗人李庭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诗的标题来看,这是一首祝贺诗,诗的主人公萧致政当时可能刚刚得到了某种荣誉或任命,因此诗人写下此诗来表示祝贺。
其次,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观念和社会生活。因此,这首诗也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
最后,李庭作为宋朝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受到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有关。
综上所述,《贺萧致政庆恩拜命》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萧致政的荣誉或任命、宋朝的文化繁荣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有关。
相关诗词
-
吾乡前辈多风谊,教子读书全盛事。
刘斯立在庆历间,二子同升俱上第。
后来嘉佑孔长源,三子联登相后先。
一家科第光烨然。
直到淳熙徐思叔,亦与二子连芳躅。
又报年来萧定夫,绍定两科庭下玉。
二百年间能几家,刘家孔家无以加。
才名学行总名世,不但官爵称高华。
谢家独有民师著,徐家大无鸣诗句。
人道萧室父子三,前辈流风无让处。
萧公要是真醇儒,家无他物惟有书。
自家读了教儿读,夜半书声喧里闾。
造物负公还不贫,嘉定庚辰汉庭右。
此时二子已崭然
-
向来投谒未尝频,今日尤宜后众宾。
先世年家登政府,时情礼数到閒人。
只将忠实酬明方,果见推迁作大臣。
何用抚孤多轸念,园花开胜去年春。
-
阿翁初度宴重闱。
正熙熙。
醉如泥。
春到阶庭,玉树长孙枝。
座客持杯停寿曲,都听取,凤雏啼。
明年蓬矢两弧垂。
对佳期。
试周期。
看取干戈,俎豆弄金龟。
彭祖春秋应八百,孙似祖,与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