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暹上人》

闻罢城中讲,来安顶上禅。
夜灯明石室,清磬出岩泉。
欲访惭多事,相思恨隔年。
终期息尘虑,接话虎溪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宁静与内敛力量的诗,充满了对禅宗理念的赞美和向往。让我们分步赏析一下: 首联“闻罢城中讲,来安顶上禅”,诗人在听完城中的讲座后,来到山顶的禅堂,寻求内心的宁静。这表现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理解和对禅宗静谧生活的向往。 颔联“夜灯明石室,清磬出岩泉”,描绘了禅堂的夜晚景象,明灯照耀着石室,清脆的磬声从岩泉之间传出。这种景象给人带来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体现了禅宗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环境的和谐。 颈联“欲访惭多事,相思恨隔年”,诗人表达了想去拜访禅师却因为事务繁忙而感到惭愧,同时因为相隔一年而感到遗憾。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纠葛和困扰。 尾联“终期息尘虑,接话虎溪边”,诗人最终希望能在虎溪边与禅师交谈,放下尘世的烦恼。这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理念的认同,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禅宗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和谐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扰和向往。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创作背景
《寄暹上人》是宋朝诗人孟贯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孟贯的友人暹上人有关。暹上人是一位僧侣,孟贯与他有过交往。在这首诗中,孟贯表达了对暹上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同时描绘了一些与佛教相关的意象,如“禅心”、“佛火”等。因此可以推测,该诗的创作背景与孟贯与暹上人的交往以及他对佛教的思考有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古诗集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石室 溪边 相思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