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次陈同文韵》
日华初转万年枝,<酉鹊>蓬莱殿影迟。 十万貔貅环紫禁,三千鹓鹭拜丹墀。 河东客献扬雄赋,海外臣降陆贾词。 要识中原新气象,黄河清浅已多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浩渺壮阔的皇宫朝拜的场景,展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描绘了朝阳初升,光照万年树枝,蓬莱殿的影子在微风中缓缓移动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庄严神秘的氛围。“十万貔貅环紫禁,三千鹓鹭拜丹墀。”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众多的武将和文臣环绕在紫禁城,恭敬地朝拜在丹墀之上的壮观场面,突显了皇家的威严和尊贵。“河东客献扬雄赋,海外臣降陆贾词。”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展现了远方来客献上赞美之辞,表达了对国家的敬仰和归顺之意。最后一句“要识中原新气象,黄河清浅已多时。”既寓意着国家政治清明,也暗示着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昌盛的时代。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皇家的尊贵威严。
|
创作背景
《早朝次陈同文韵》是明朝诗人陶振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宫廷生活、官僚制度以及诗人的仕途经历有关。通过这首诗,陶振描绘了早朝的庄严隆重氛围,并表达了对仕途生涯的感慨。
明朝时期,早朝是皇帝与大臣们商议政务的重要场合,具有严格的礼仪规定。陶振作为朝廷官员,参与了早朝,并对这一特殊的经历产生了深刻的感悟。他在诗中通过对早朝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肃穆,以及官员们的恭敬态度。
同时,陶振在诗中也可能借用了陈同文的诗韵,进行了创作。这种次韵诗的创作方式,在古诗词中较为常见,既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体现了诗人之间的友谊与互相切磋的风雅。
总之,《早朝次陈同文韵》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宫廷生活、诗人的仕途经历以及对陈同文诗韵的借鉴有关。
相关诗词
-
朱弦三叹。
宝瑟凝尘满。
更奈芙蓉秋思晚。
湘浦离歌欲断。
往年尊俎风流。
忆君送客江楼。
此日江缕送客,忘怀赖有沙鸥。
-
海棠痴绝。
忙甚都开彻。
不是芜菁花上蝶。
谁为清明作节。
溪山今日无尘。
绣衣却待禁春。
莫遣鸣*多事,老夫也是游人。
-
诗成雪岭,画里见岷峨。
浮锦水,历滟к,灭坡陀。
汇江沱。
唤醒高唐残梦,动奇思,闻巴唱,观楚舞,邀宋玉,方巫娥。
拟赋招魂九辩,空目断云树烟萝。
渺湘灵不见,木落洞庭波。
抚卷长哦。
重摩娑。
问南楼月,痴老子,兴不浅,意如何。
千载后,多少恨,付渔蓑。
醉时歌。
日暮天门远,愁欲滴,两青蛾。
曾一舸。
奇绝处,半经过。
万古金焦伟观,鲸鳌背,尽意婆娑。
更乘槎欲就,织女看飞梭。
直到银河。
柳暗三昵一首,乃无名氏词,词谱卷二十六误以为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