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江送人》

春江多去情,相去枕长汀。
数雁别湓浦,片帆离洞庭。
雨余沙草绿,云散岸峰青。
谁共观明月,渔歌夜好听。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画意的诗,以春天的江景为背景,描绘了离别之情和旅途的孤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春江多去情,相去枕长汀。”描绘了春天江景的美好多情和离别的场景。诗人用“多去情”表达了春江流水带走的别离之情,而“相去枕长汀”则形象地描述了离别的人在长汀上枕着手臂,看着江水远去的情景。 颔联“数雁别湓浦,片帆离洞庭。”通过描绘雁群离开湓浦和孤帆远离洞庭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主题。这两个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的壮美,又衬托出旅人的孤独。 颈联“雨余沙草绿,云散岸峰青。”则表现了雨后的景色,沙草更加翠绿,云散后的岸峰更显得青翠。这两句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暗示着离别后的期待和希望。 尾联“谁共观明月,渔歌夜好听。”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欣赏明月和渔歌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在整个诗篇中贯穿始终,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的江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别离之情。诗中的画面感极强,语言生动,读来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春江送人》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首诗是孟贯得知朋友将要回家乡时所创作的。另一种说法与朝廷的政策有关,据一些史料记载,崇宁二年(1103年),朝廷下诏禁止元祐党人子弟居京,孟贯可能因此别友回原籍,这首诗就是他在回原籍后的崇宁三年(1104年)春天写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网站。
诗词关键字: 渔歌 相去 云散
相关诗词
  • 1
    [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2
    [唐]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茫 同:渺)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 3
    [隋]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