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尽兴时。
蓐食出门天欲曙,荷钥归路月相随。
踏青漫有心情在,耕绿宁甘骨力疲。
个段工夫偿不足,春来非是爱吟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田园诗人在春天的田园生活中的惬意与满足。他不是因为爱吟诗而迎来春天,而是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同时,诗自然地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 首联“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尽兴时”,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和田园生活的热爱。春天并非因为他喜欢吟诗而来,而是因为田园生活让他尽兴,诗才随之而生。这种表达方式既朴实又富含哲理。 颔联“蓐食出门天欲曙,荷钥归路月相随”,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早出晚归的田园劳作生活。早晨,他在天色刚亮时就出门工作,晚上则在月光下归家,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勤劳和专注。 颈联“踏青漫有心情在,耕绿宁甘骨力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踏青和耕作中的心境。他悠然地享受踏青的乐趣,耕作虽然使身体疲惫,但他却心甘情愿,因为这是他热爱田园生活的体现。 尾联“个段工夫偿不足,春来非是爱吟诗”,呼应了首联,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春天的到来并不是因为他爱吟诗,而是因为田园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无法用诗歌完全表达。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以田园生活为主线,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惬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的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流畅生动,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是宋代诗人陈舜道创作的一组田园诗。这些诗歌以春天田园风光为背景,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场景和人物。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陈舜道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入了解农村生活的点滴细节,从而对这些场景和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2. 春天田园风光的感染: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田园风光尤为美丽。陈舜道受到这种自然美景的感染,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3. 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情感:陈舜道对农村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出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综上所述,《春日田园杂兴十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春天田园风光的感染以及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情感。
诗词关键字: 吟诗 骨力 归路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