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楼》

红栏六曲压银河,瑞雾霏霏湿翠罗。
明月不知沧海暮,九疑山下白云多。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而寂静的夜晚景象,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首句“红栏六曲压银河”描绘了一个曲折的红色栏杆,沿着银河延伸,给人一种壮丽且神秘的感觉,这里的“压”字,形象地表现了栏杆沿银河蜿蜒而下的景象。次句“瑞雾霏霏湿翠罗”中,瑞雾霏霏,弥漫着湿润的气息,湿润了周围的翠罗,这个描绘既增加了夜晚的神秘感,又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通过“明月不知沧海暮”一句,展现了明月在高高的天空,不知道地上沧海已经暮色四合,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静谧和壮美。最后一句“九疑山下白云多”,提及九疑山,白云朵朵,既与前句的银河形成呼应,又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寂静、壮美的夜晚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宇宙的深深感慨。
创作背景
**《登楼》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安史之乱”**。唐肃宗广德二年春,诗人杜甫得知好友严武还朝当官,于是欣喜不已,孤独寂寞之感一扫而空,便只身一人离开成都草堂,东下江陵,途中写下这首《登楼》。诗人表达了对大唐王朝万分危急形势的伤心,流露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
诗词关键字: 沧海 明月 不知
相关诗词
  • 1
    [唐]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 2
    [明]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
    月暗云霄,星沈烟水,角声清袅。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 3
    [现代]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
    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
    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
    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