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爽轩》
浓阴夹道水流渠,吹尽残花不复余。 唯有范家千亩竹,青青依旧色侵书。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景象,浓荫夹道,水流渠淌,风吹花落,一派自然风光。然而,残花已尽,景象稍显寂寥。唯有范家千亩竹林,依旧青青如昔,翠色沁人心脾,给人带来一种宁静与生机。
首句“浓阴夹道水流渠”,以浓重的树荫与流淌的水渠描绘出夏日的热烈气氛,同时也暗示出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流逝。次句“吹尽残花不复余”,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风吹花落,残花已不复存在,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然而,诗的后两句“唯有范家千亩竹,青青依旧色侵书”,却以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范家的千亩竹林,依旧青青如昔,不受时间的侵蚀,其色沁人心脾,给人带来宁静与力量。这不仅展示了竹子的坚韧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诗以景生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对比残花与竹林的景象,强调了生命的坚韧与执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创作背景
赵汝愚的《致爽轩》是一首表达清爽恬静心境的诗,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有关。赵汝愚是宋代的一位文人,他性格恬静,喜欢山水自然,常在自然风景中寻找灵感和心灵寄托。因此,他可能在某个清爽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和美好,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以上只是根据赵汝愚的性格和诗歌主题推测的创作背景,具体创作背景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来确认。
相关诗词
-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
主人只是旧时怀。
锦瑟旁边须醉。
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
看看红药又翻阶。
趁取西湖春会。
-
平生珍货不肯市,岁岁梅花伴幽独。
买邻不用一钱费,风月逢原俱取足。
-
团团竹色绕郊居,勾引清风百亩余。
忆昔敲门苏内翰,而今下马范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