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宝积寺小雨》

老木垂绀发,野花翻曲尘。
明霞送孤鹜,僻路少双鳞。
天近易得雨,洞深无早春。
山祗认来客,曾是洞中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首联“老木垂绀发,野花翻曲尘。”描绘了自然的景色,老木和野花形成了一幅幽静的画面,绀色的老木枝叶和曲折的野花,色彩鲜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味。 颔联“明霞送孤鹜,僻路少双鳞。”明霞与孤鹜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同时,僻路少双鳞,又给人一种宁静、稍带落寞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 颈联“天近易得雨,洞深无早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洞深无早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或落寞。 尾联“山祗认来客,曾是洞中真。”以山神的视角,描述了来客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同时“曾是洞中真”又带有一种哲理意味,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宝积寺小雨》是宋朝诗人释文莹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宝积寺的自然环境以及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有关。宝积寺位于山林之间,环境幽静,小雨淅沥,使得整个寺庙更加宁静祥和。作者感受到了这种宁静的氛围,便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此外,释文莹是一位佛教僧侣,他的诗歌作品往往也寓含着佛教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宝积寺小雨》也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宝积寺的自然环境、作者的内心感受以及佛教思想有关。
诗词关键字: 孤鹜 野花 来客
相关诗词
  • 1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2
    [唐]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 3
    [明]
    霏霏小雨不沾衣,细逐斜风密又稀。
    好湿香尘粘柳絮,莫教零落送春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