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秋日景象。诗中的“寺接江声秋月上,楼依野色夕禽还”两句,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秋夜江景图。
“寺接江声秋月上”这句,通过“寺”和“江声”两个元素,展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秋月上”则点明了时间,正是在秋天的夜晚。而“接”字用得巧妙,仿佛寺庙与江声相连,使人感受到江流的连绵不绝和寺庙的静谧。
“楼依野色夕禽还”这句,则通过“楼”和“野色”两个元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夕禽还”则描绘出傍晚时分,鸟儿归巢的景象,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和生机。而“依”字用得生动,仿佛楼房与野色相互依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广阔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秋日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同时,通过“寺”和“楼”两个元素,也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
创作背景
释无本,即释宝印,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俗姓莫,四明(今浙江鄞县)人。他参学于大慧宗杲,开悟后嗣其法。历住潭州大沩山、江州东林寺及归宗寺等刹。曾被诏住径山能仁禅院,后乞归养老。著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五卷、《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一卷等。
《句》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可以从宋代文学和佛教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宋代文学注重表现个性和情感,同时佛教文化也提倡从内心寻找真理。因此,释无本的《句》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旨在表达他对人生、自然、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