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逢吴孝甫》
握手天涯问钓矶,别情归思两依依。 年华共老芙蓉剑,生事孤怜薜荔衣。 雁外清砧侵坐急,霜边残叶傍愁飞。 十年歧路怀君意,一入青山会转稀。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别离情怀的诗。首联“握手天涯问钓矶,别情归思两依依”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天涯相握告别,两人的别情和归思都是依依不舍。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
颔联“年华共老芙蓉剑,生事孤怜薜荔衣”中,诗人借用“芙蓉剑”和“薜荔衣”的象征,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揭示出生活的艰辛和孤独。
颈联“雁外清砧侵坐急,霜边残叶傍愁飞”通过描绘大雁飞过的外界景象和清砧声音,以及霜降时残叶纷飞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别离的悲凉和忧郁氛围。
尾联“十年歧路怀君意,一入青山会转稀”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预示着十年的歧路生涯将使他们难以相见,一旦进入青山,相会的机会将更加稀少。
整首诗充满了对别离的悲哀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深深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眷恋和思念。
|
创作背景
《吴门逢吴孝甫》是明朝诗人康从理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朝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
明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成为了经济、文化中心,吴门便是当时的苏州别称。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繁荣,诗人辈出。康从理作为明朝的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许多文人雅士交往,进行诗歌创作。
而《吴门逢吴孝甫》这首诗,是康从理在吴门遇到友人吴孝甫时所作。他们可能在交谈中谈论到生活、时事、历史等话题,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同时,康从理通过对吴门的描写,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美景的赞美之情。
综上所述,《吴门逢吴孝甫》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朝的历史背景、江南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诗人康从理的个人经历与创作灵感。
相关诗词
-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