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洞霄宫》

新晴草木翠光流,麦陇清和四月秋。
巽二风来山发冷,阿香雷过馨声幽。
杜鹃閧枕催归去,丁鹤攀辕欲借留。
半夜忽闻岩壑响,小诗调戏鬼神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首先,作者通过“新晴草木翠光流”描绘出雨过天晴,草木郁郁葱葱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麦陇清和四月秋”一句,又描绘出麦田在四月的秋意中显得清静和和谐。 然后,“巽二风来山发冷,阿香雷过馨声幽”两句,通过运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山风带来凉意和雷声过后的幽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魅力。 在“杜鹃閧枕催归去,丁鹤攀辕欲借留”两句中,作者通过杜鹃和丁鹤的形象,表现出时光的流转和挽留之意,使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半夜忽闻岩壑响,小诗调戏鬼神愁”两句,又以幽默的笔触描绘出半夜山谷的响动,仿佛是小诗在捉弄鬼神,使人感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形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使人感受到一种优美、宁静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气氛。
创作背景
《游洞霄宫》是宋朝诗人张巽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洞霄宫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洞霄宫是道教圣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麓,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诗人游览此地,感受到了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色,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诗人张巽在游览过程中,被洞霄宫的神秘古朴和宁静祥和所吸引,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他在诗中描绘了洞霄宫的美景,并通过对道教文化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需了解更多创作背景,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诗词关键字: 发冷 归去 杜鹃
相关诗词
  • 1
    [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 2
    [宋]
    积藓青逾一寸痕,山灵守护几千春。
    长藤横系岩边木,何日重来挂葛巾。
  • 3
    [宋]
    乱山倚伏龙蛇蟠,苍藤古木门径寒。
    蕊宫潭潭列万础,碧楼朱户参云端。
    吾闻上界足官府,谪下名山作仙侣。
    我来寻仙访泉石,落日浮云随杖屦。
    道士邓君吾故人,汲泉煮茗慰酸辛。
    笑谈未厌樵柯烂,回首人间五百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