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下第献座主张谓》

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
南国幽沉尽,东堂礼乐宣。
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
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诗歌,主要表达了对一位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王臣的颂扬。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这位王臣的优雅风度和卓越才能。 首联“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王臣的形象:他正直敢言,文明有礼,宽宏大量。“謇谔”一词用来形容正直敢言的人,表现出王臣的刚毅性格。 颔联“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王臣的才华横溢和明理公正。“望炉金自跃”形象地展现了王臣在处理政务时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决策能力,“应物镜何偏”则比喻他在处理事物时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颈联“南国幽沉尽,东堂礼乐宣”,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王臣的治国才能。“南国幽沉尽”暗示在王臣的治理下,南国的混乱和黑暗被彻底扫除,“东堂礼乐宣”则表现王臣在东堂宣扬礼乐,推动文化繁荣。 尾联“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表达了诗人对王臣的敬仰和惋惜之情。“转令游艺士”意味着王臣的才华和品德让诗人感到自愧不如,“更惜至公年”则表达了诗人对王臣年事已高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王臣形象的刻画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正直、才华横溢和明理公正的品质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贤能之士的渴求和对美好政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阎济美的《下第献座主张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科举考试中落第,感到失落和沮丧,因此向座主张谓献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慨。诗中描述了诗人对座主张谓的赞美和仰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落第后的苦闷和无奈。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文人的境遇和心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词关键字: 物镜 雅量 礼乐
相关诗词
  • 1
    [宋]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
    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慄。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
    我本孜孜学诗书,诗书与今岂同术。
    智虑过人只自雠,闻见于时未裨一。
    片心皎皎事乖背,众醉冥冥势陵突。
    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
    远梦频迷忆故人,客被初寒卧沉疾。
    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
    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 2
    [宋]
    求晴而得晴,老子不胜喜。
    夜间屋瓦声,如疾痛在己。
    通宵遂无寐,落势殊未已。
    禾头卧沙泥,便恐欲生耳。
    谓天为不仁,春夏雨如彼。
    即今孰主张,秋潦更如此。
    垂成又败之,天意定不尔。
    果如吾所料,林杪风忽起。
    玄云走四山,白日行万里。
    腰镰知几家,持杵者谁子。
    欢声田野间,乐事图画里。
    使君经旬忧,杯酒为一洗。
    官仓不须问,百室既盈止。
    作诗告同僚,可以贺我矣。
  • 3
    [宋]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
    世味只如此,拼做几千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