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谨微游仙都五首》
桃源归路净无尘,只是当时避世人。 仙事茫茫类如此,鼎湖辙迹恐非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地方,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首句“桃源归路净无尘”,用桃花源的典故,点明了这个地方的纯净和宁静。这句诗的意象清晰,让人仿佛能够看到一条通往桃花源的小路,洁净无尘,充满了宁静和祥和。
次句“只是当时避世人”,说明了这个地方的人们是为了躲避世俗的纷扰而隐居于此。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仙事茫茫类如此”,诗人借用了仙事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神秘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迷茫和无奈。
最后一句“鼎湖辙迹恐非真”,用鼎湖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真实性的怀疑。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超脱现实的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无法逃避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运用典故和描绘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迷茫和无奈的情绪。
|
创作背景
《和吴谨微游仙都五首》是宋代诗人许尹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游仙都的经历:这是许尹在游览仙都时所创作的诗歌,仙都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2. 与吴谨微的交往:许尹与吴谨微是好友,他们一起游览仙都,互相交流心得,这种友谊和交往也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背景。
3. 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诗歌表现了许尹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和吴谨微游仙都五首》的创作背景是许尹在游览仙都时,受到仙都美景和文化的启发,以及与好友吴谨微的交往和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相关诗词
-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
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
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
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
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
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
黄帝旌旗去不回,空余片石碧崔嵬。
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
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
未信仙都子,曾识老仙翁。
卿卿少年去後,心与道人同。
挥麈不须九锡,开阁苦无长物,闲日醉千锺。
一笑欠伸起,儿戏大槐中。
友彭聃,招园绮,傲乔松。
年来多惯世事,莫莫恼司空。
等得三朝好老,恰则而今虚左,梅信已先通。
富贵正不免,从此学痴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