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从幸秦川赋鸷兽诗》

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
爪牙众后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
天子纪纲犹被弄,客人穷独固难过。
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棱杀他。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严峻的自然和社会景象,表达了对民生艰难的深深同情。首联“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描绘了岩石下生物年复一年地遭受灾难,生灵遭受磨难,生活艰难。这里诗人借物言志,以岩石下的生物为喻,展现了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受到的压迫和苦难。 颔联“爪牙众后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进一步描述了在这种环境下,人民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死亡的人数众多,遍野都是尸骨。诗人以深沉的悲怆描绘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颈联“天子纪纲犹被弄,客人穷独固难过”揭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即天子的法度被滥用,权贵们滥用权力,欺压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困难。 尾联“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棱杀他”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状况的感叹和控诉。漫长的道路上无人行走,因为人民都被山中的王者所屠杀。这里的“山王”是权力的象征,诗人以此来控诉那些滥用权力,无视人民生活的统治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并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悲愤,同时也对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浩弼的《从幸秦川赋鸷兽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社会的政治腐败和统治者的荒唐行为有关。李浩弼通过这首诗,以鸷兽为隐喻,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统治者的行为进行了抨击。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历史资料和诗人的生平经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诗词关键字: 纪纲 尽意 爪牙
相关诗词
  • 1
    [唐]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
    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
    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
  • 2
    [南北朝]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 3
    [唐]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
李浩弼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