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叔山隐君》
[未知]未知
村寒不断雪,累月罢招携。 茶舍邻孤寺,柴扉闲一溪。 凫经垂钓下,乌带落帆啼。 夕望墟烟外,读书灯半圭。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寂、清冷的乡村雪景图,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一种孤独、寂寥的心情。
首联“村寒不断雪,累月罢招携。”中,“村寒不断雪”描绘了村子寒冷的景象,不断下雪,天气严寒,给人一种冰冷、孤寂的感觉。“累月罢招携”则表现了诗人已经很久没有与人交往,感到孤独。
颔联“茶舍邻孤寺,柴扉闲一溪。”中,“茶舍邻孤寺”描绘了茶舍与孤寺相邻的景象,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柴扉闲一溪”则表现了村子里的柴门紧闭,溪流静静流淌,增添了整个场景的静谧之感。
颈联“凫经垂钓下,乌带落帆啼。”中,“凫经垂钓下”描绘了野鸭在垂钓的水面下游动的景象,“乌带落帆啼”则描绘了乌鸦随着落帆而啼叫的景象,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乡村的寂静与冷清。
尾联“夕望墟烟外,读书灯半圭。”中,“夕望墟烟外”描绘了诗人傍晚望向村外的景象,“读书灯半圭”则表现了诗人在孤独的灯光下读书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寥。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雪景和诗人独自在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寥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清冷、静谧的美感。
|
创作背景
《答叔山隐君》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柳宗元的人生经历和政治抱负有关。首先,柳宗元是一位对社会现状不满意的文人,他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试图改变社会的弊端。然而,改革往往会遭遇到保守势力与既得利益者的反对,革新运动后,柳宗元遭到了失败,被贬官到永州为司马。
在永州的这段时间,柳宗元生活在失意和压抑之中,他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为了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他寄情于山水,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表达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
《答叔山隐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柳宗元通过诗歌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相关诗词
-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
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
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
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
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
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
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
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
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
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
-
为吏困米盐,曲肱梦灵泉。
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
在公虽勤苦,归喜叔山禅。
去我忽数日,草虫傍床煎。
屋角鸟乌乐,行舆响担肩。
包解分柿栗,儿女闹樽前。
白紵绕祖塔,香携青原烟。
玄珠一百八,夜纫湘缕穿。
高林风落子,老僧选霜坚。
袖中出新诗,山水含碧鲜。
五言吾老矣,佳句付惠连。
-
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
柱头老丁留语后,兀兀无趾如叔山。
不妨万里戢六翮,顾步下啄芝田宽。
方舟惜鹤并惜画,一夔之足万金价。
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