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可伦赴广南转运凌使君见招》

别语畏残漏,心悬瘴海边。
回期无定日,去路极遥天。
苦雾沈山郭,寒海涨隰田。
几宵寻使府,清话废间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充满牵挂、忧虑和思念的情感氛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 首联“别语畏残漏,心悬瘴海边”,这里通过“别语”和“心悬”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与亲人或朋友离别时的痛苦和牵挂。“畏残漏”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恐惧,而“瘴海边”则引出了一个遥远且可能充满危险的地方,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忧虑。 颔联“回期无定日,去路极遥天”,这里通过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遥远的路途的描述,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牵挂和思念。“无定日”和“极遥天”两个词语,形象地展现了未来的模糊和遥远,使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 颈联“苦雾沈山郭,寒海涨隰田”,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苦闷。“苦雾”和“寒海”两个意象,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恶劣,而“沈山郭”和“涨隰田”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沉重的气氛。 尾联“几宵寻使府,清话废间眠”,这里通过描述诗人在夜晚寻找使府,与人清谈,废弃了睡眠,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和牵挂。“几宵”反映了诗人的坚持不懈,而“清话废间眠”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或朋友的牵挂和思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送可伦赴广南转运凌使君见招》是宋朝诗人释希昼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为了送别友人可伦赴广南转运使的工作岗位,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祝愿之意;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当时宋朝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和治理,广南转运使的设立就是为了加强对当地经济的管理和发展。因此,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对当时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反映。
诗词关键字: 去路
相关诗词
  • 1
    [宋]
    烟中修竹列千竿,空里疎花未可扳。
    唤醒罗浮山下梦,江南还有广南山。
  • 2
    [宋]
    极望随南斗,迢迢思欲迷。
    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
    残日依山尽,长天向水低。
    遥知仙馆梦,夜夜怯猿啼。
  • 3
    [唐]
    天南行李半波涛,滩树枝枝拂戏猱。
    初著蓝衫从远峤,乍辞云署泊轻艘。
    山村象踏桄榔叶,海外人收翡翠毛。
    名宦两成归旧隐,遍寻亲友兴何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