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礼导师》
掩关名自远,鲸浪阻相寻。 讲罢唯澄虑,孤峰只此心。 柏烟秋榻静,莲漏夜堂深。 尽仰鄞江上,清风继道林。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幽、孤寂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清静生活的热爱。首联“掩关名自远,鲸浪阻相寻”,以关门掩闭、名声远扬、巨浪阻隔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独享静谧的生活状态。颔联“讲罢唯澄虑,孤峰只此心”,通过讲经结束后独坐孤峰、心思澄明的情境,表现了诗人清静内心的追求。颈联“柏烟秋榻静,莲漏夜堂深”,以柏树烟雾缭绕、秋夜床榻静谧、莲花漏滴深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夜色。尾联“尽仰鄞江上,清风继道林”,表现了诗人对鄞江清风、道林禅意的敬仰,进一步体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
创作背景
**释希雅的《寄礼导师》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他的导师,也就是他的老师,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相关**。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老师深深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老师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他自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他把自己的情感、生活经历和对老师的敬仰都融入到了诗歌之中,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韵味。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信息,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并不准确,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询问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觉雄示入灭,尊者俱授记。
现彼声闻身,护此浊恶地。
他方自感通,此地真灵秘。
一路指桥西,谁明导师意。
-
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
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
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
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羁鞅。
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
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
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
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
-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泠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