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喜晴》

黄堂通夕听檐声,去谒灵湫及未明,画鹢破寒收宿霭,老龙擎日献新晴。
何须厌胜驱黄帽,况复精诚却卫兵。
尽道使君能抚字,归途争看古阳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雨夜中,通过聆听檐下的滴水声,预测到天气的变化,并在早晨前去拜访神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互动,以及人们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赖。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员抚恤百姓的赞美。 首联“黄堂通夕听檐声,去谒灵湫及未明”,以黄堂和檐声描绘出夜晚的场景,同时通过“通夕”二字表现出诗人一夜未眠,专注于聆听檐下的滴水声。而“去谒灵湫及未明”则表现出诗人在早晨前往拜访神灵的急切心情。 颔联“画鹢破寒收宿霭,老龙擎日献新晴”,则以画鹢和老龙为比喻,描绘了天气由寒冷阴沉转为晴朗的过程。其中,“破寒”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天气转变的瞬间,而“擎日”则生动地描绘了老龙托起太阳的场景。 颈联“何须厌胜驱黄帽,况复精诚却卫兵”,通过“厌胜”和“精诚”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赞美。其中,“厌胜”指通过巫术驱邪避邪,而“精诚”则指真诚的心意。诗人认为,只要有真诚的心意,就能驱散邪恶,无需使用巫术。 尾联“尽道使君能抚字,归途争看古阳城”,则以“使君”和“古阳城”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员抚恤百姓的赞美。其中,“抚字”指安抚百姓,“古阳城”则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赖,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赞美和对地方官员抚恤百姓的颂扬。
创作背景
宋代诗人虞俦的《喜晴》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天气气象有关。这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喜悦心情。诗人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化,从而引发了内心的喜悦和感慨。此外,这首诗也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有关,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风格来进行深入探究。
诗词关键字: 黄帽 使君 卫兵
相关诗词
  • 1
    [唐]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
    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
    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
    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土室作深谷,藓垣为干城。
    頫杉突杝架,迸笋支檐楹。
    片石共坐稳,病鹤同喜晴。
    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
    泉为葛天味,松作羲皇声。
    或看名画彻,或吟闲诗成。
    忽枕素琴睡,时把仙书行。
    自然寡俦侣,莫说更纷争。
    具区包地髓,震泽含天英。
    粤从三让来,俊造纷然生。
    顾予客兹地,薄我皆为伧。
    唯有陆夫子,尽力提客卿。
    各负出俗才,俱怀超世情。
    驻我一栈车,啜君数藜羹。
    敲门若
  • 2
    [宋]
    天晴万里无纤风,江平水面磨青铜。
    光华逸发万物上,精气夐与扶桑通。
    我行江汉道苦恶,十步九折遗西东。
    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操舟众工立噤{瘴章换辛},湿橹鑽火磨星红。
    荒蹊成潴尺寸碍,永日四望无人踪。
    一时得意数蛙黾,鸣跃振踞泥涂中。
    阴消阳胜有先兆,宇宙丹翠含冲融。
    今晨霾噎一扫荡,义和徐行驱六龙。
    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 3
    [宋]
    求晴而得晴,老子不胜喜。
    夜间屋瓦声,如疾痛在己。
    通宵遂无寐,落势殊未已。
    禾头卧沙泥,便恐欲生耳。
    谓天为不仁,春夏雨如彼。
    即今孰主张,秋潦更如此。
    垂成又败之,天意定不尔。
    果如吾所料,林杪风忽起。
    玄云走四山,白日行万里。
    腰镰知几家,持杵者谁子。
    欢声田野间,乐事图画里。
    使君经旬忧,杯酒为一洗。
    官仓不须问,百室既盈止。
    作诗告同僚,可以贺我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