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侠客与青骊马的诗,充满了豪迈与英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直接描绘了青骊马的高大形象和侠客的豪迈气概。青骊马八尺高的身躯,显得雄壮有力,而侠客则倚靠着它,展现出一种雄豪的气势。这里,诗人通过青骊马与侠客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英勇无畏、豪爽磊落的气质。
接下来,“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进一步描绘了青骊马在雪地中奔驰的场景,以及侠客用障泥保护锦袍的细节。这两句诗既展示了青骊马的力量与速度,也体现了侠客的细致与豪华。
然后,“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两句,诗人以路人的视角,描绘了青骊马疾驰而过的身影和鞍下飞扬的鬃毛。这里,诗人通过路人的目光,进一步强调了青骊马的速度与雄姿。
最后两句“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则表达了侠客的豪情与忠诚。青骊马的价值并非只在于它的价格昂贵,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代替主人辛劳工作,以此来报答主人的恩情。这里,诗人通过侠客的口吻,赞扬了青骊马的忠诚与勤勉,也展现了侠客的豪爽与义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豪迈的气势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青骊马的高大形象、侠客的雄豪气概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热烈的赞美,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生动的侠客与马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英勇与豪爽。
|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霍总的《骢马》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骢马的雄姿和侠客的风采。具体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歌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骢马和侠客的描绘充满了赞美和敬仰之情,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勇、忠诚、高贵等品质的崇尚。同时,诗歌中也表现出诗人对于战功和荣誉的追求,这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时代背景有关。
其次,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文化艺术繁荣,诗歌创作风靡一时。因此,霍总的《骢马》也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表现了诗人对于时代精神的领悟和传承。
综上所述,霍总的《骢马》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文化背景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等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
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
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
穴疑丹凤起,场似白驹来。
一命沦骄饵,三缄慎祸胎。
不言劳倚伏,忽此遘邅回。
骢马刑章峻,苍鹰狱吏猜。
绝缣非易辨,疑璧果难裁。
揆画惭周道,端忧滞夏台。
生涯一灭裂,岐路几裴徊。
青陆春芳动,黄沙旅思催。
圆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
入阱先摇尾,迷津正曝腮。
覆盆徒望日,蛰户未经雷。
霜歇兰犹败,风多木屡摧。
地幽蚕室闭,门静雀罗开。
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汉阳穷鸟客,梁甫卧龙才。
有气还冲斗,无时会凿坏。
莫言韩长孺,长作不然灰。
-
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
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
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