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四首)》
西苑迢迢隔绛河,遥瞻禁御渺烟波。 天临偏甸开仙仗,日下平芜散玉珂。 宫漏漫从三殿报,炉烟别向九霄多。 龙池会有承恩处,谁唱清平第一歌。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皇宫西苑的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苑的美丽和神秘感。同时,也通过对宫殿和宫廷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皇家奢华生活的感叹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
首联“西苑迢迢隔绛河,遥瞻禁御渺烟波。”描绘了西苑的远景,通过“迢迢”和“遥瞻”等词语,表现了西苑的远离尘世和神秘感。同时,用“绛河”和“渺烟波”等景象,渲染出一种幽静、迷离的氛围。
颔联“天临偏甸开仙仗,日下平芜散玉珂。”进一步描绘了西苑的景色,用“天临”和“日下”等词语,表现了天空和阳光下的西苑,给人一种庄严、壮丽的感觉。同时,“仙仗”和“玉珂”等词语,则表现了宫廷的华丽和神秘感。
颈联“宫漏漫从三殿报,炉烟别向九霄多。”则通过宫漏和炉烟等细节,描绘了宫殿内部的景象,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繁忙。
尾联“龙池会有承恩处,谁唱清平第一歌。”则通过“龙池”和“承恩”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和对皇家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谁唱清平第一歌”则用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西苑景色的描绘和宫廷生活的描述,展现了皇家的奢华和国家的繁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创作背景
《秋兴》(四首)是明朝诗人田汝鳷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秋季的景色和情感:诗歌以“秋兴”为题,很可能受到秋季景色和情感的启发。秋季常常与落叶、凉风、黄昏等景象相联系,这些景象往往能引起人们关于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等感慨。
2. 个人经历和情感:田汝鳷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可能成为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他可能在秋季的某个时刻,感受到了人生的波折或变化,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3. 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明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这些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也可能对田汝鳷的创作产生影响,使他在诗歌中表达对时代的不满或关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对这组诗歌创作背景的一些推测,具体创作背景还需结合田汝鳷的生平、诗歌内容和社会历史背景等因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