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春暮寄山中人(二首)》
鸟鸣不鸣山静,花落未落春迟。 美人如云天际,芍药空留一枝。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稍带忧郁的春景。诗的主题含蓄,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首句“鸟鸣不鸣山静”用对比手法,以鸟鸣之“不鸣”衬托出山之“静”,这种静谧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花落未落春迟”,则通过描述花瓣欲坠未坠的状态,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迟缓和留恋。
接下来,“美人如云天际”,美人与云、天际的比喻,形成了一幅美丽而辽远的画面,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想。同时,也隐约传达出一种距离感,一种遥不可及的美。
结句“芍药空留一枝”,以芍药独枝的形象结束全诗,给人留下深深的遗憾和失落感,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坚韧和执着的生命力。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向往、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创作背景
**《燕京春暮寄山中人(二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这是词人李清照得知丈夫将要回家时所作,表达出她当春怀人、盼望远人归来的情感。另一种说法是崇宁二年(1103年)朝廷下诏禁止元祐党人子弟居京,李清照因此别夫回原籍,此词作于李清照回原籍后的崇宁三年(1104年)春,寄给山中友人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相关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弦管燕京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鹍鹏溟北思千里,鸡犬淮南尽九天。
傀儡渐凭樽酒尽,佯狂差较世人贤。
万般迷误能排解,益信空华在眼前。
-
求田问舍亦徒然,来日无憀去日闲。
为鬼为蜮将一世,不飞不鸣已三年。
巴蛇渐长期吞象,蜀帝从今定化鹃。
容易河阳丝两鬓,妇人醇酒未应怜。
-
岁既晏兮孰华予?
窃国者侯窃钩诛。
东方玩世成饥饿,南郭仰天似槁枯。
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辙釜中鱼。
当时汾水楼船意,风起云飞尽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