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佑甲寅巧夕陪赵帘溪游乳洞时秋意已□俗尘》
三洞相连等贯珠,高秋登览兴何如。 安得借世人,仙境宁嫌释氏居。 甚宜深避,然剩喜共逃虚。 重游未必欢,石上聊得岁月书。 |
作品赏析
【原题】: 宝佑甲寅巧夕陪赵帘溪游乳洞时秋意已□俗尘顿洗西畴项大受谩赋一诗以纪岁月
|
创作背景
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这首《宝佑甲寅巧夕陪赵帘溪游乳洞时秋意已□俗尘》是宋代的项大受所作的。这里“宝佑甲寅”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宝祐的四年,即公元1256年。而“巧夕”应该是指农历的七月初七,即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
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题目中已经给出了一些线索。首先,诗人项大受陪同赵帘溪游览了乳洞,这是一个秋意已深的时节。他们可能是在欣赏自然风光,体验秋天的韵味。其次,题目中的“俗尘”二字,可能暗示了诗人希望远离世俗的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结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一个秋意浓厚的时节,诗人项大受与友人赵帘溪一同游览乳洞,感受自然之美,同时抒发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资料或向专业人士请教。
相关诗词
-
纸上昙花偶自拈,烟青石叶夜炉添。
谷神语合犹成绮,谿到名留未是廉。
好客从来龙作画,献公何意虎为盐。
可怜眉目皆齐楚,徙倚风前想蜀严。
-
寒风觱栗怒天吴,侠客精魂未便枯。
旱母也知东海孝,巨灵翻惜北山愚。
钱塘石上三生句,仙掌台中六甲符。
前度刘郎贫似我,无劳野鬼共椰揄。
¤
-
风雨龙门一敝庐,山心寂寂草《玄》余。
谁人狐假《连山易》,有客萤争《汲冢书》。
结夏僧招俱惠远,悲秋赋早似相如。
鸳鸯瓦上霜侵骨,独夜空楼气不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