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
            
            
            
疏影离奇色更柔,谁将红粉点枝头。 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用生动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出现的疏影、红粉、桃林等意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让人仿佛能看到春天枝头盛开的花朵。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牧童睡起朦胧的样子,以及他误认桃林为可以放牛的场所,表现了春天的宁静和祥和,给人带来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疏影离奇色更柔”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枝头花朵的柔美和奇特。而“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一句,则通过描绘牧童的朦胧样子,表现了春天的宁静和舒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同时,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吕徽之的《红梅》诗的创作背景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的政治环境有关。当时,苏轼因为新政之争受到贬谪,被贬至黄州。在此期间,他读了石延年的《红梅》诗,受到启发,遂创作了《红梅》诗三首。其中一首被改编成词,即《定风波·红梅》。吕徽之的《红梅》诗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对于红梅坚强顽强的品质的赞美,也寓含了对于坚贞不屈、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追求。
            
			
            
        
            
                相关诗词
                
 
 - 
           
                        
                        
                        
                            
                            
                           大众喜颜开,洛阳金凤来。
打朝潮笑谑,挂帅奋风雷。
歌舞全能手,悲欢百炼材。
长安春日夜,鼓板绽红梅。
                        
                         
                        
                                                    
                         
            
    
 
 - 
           
                        
                        
                        
                            
                            
                           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
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
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
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
坐久不觉晚,瘦鹤竹边回。
                        
                         
                        
                                                    
                         
            
    
 
 - 
           
                        
                        
                        
                            
                            
                           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
花余凝地雪,条含暖吹分。
绶吐芽犹嫩,冰已镂津。
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
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