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归洱海道中》

杳杳空原暮,萧萧旌旆行。
长风吹海暗,新月傍人明。
河影城头堕,秋声塞外生。
客怀频倚剑,时事正论兵。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旷、萧瑟的原野暮景图,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和时事关怀。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苍茫、悲壮的氛围。 以下是对具体诗句的赏析: “杳杳空原暮,萧萧旌旆行。”这两句诗描绘了广阔的原野在暮色中显得空旷而深远,旌旗在风中飘扬,给人一种寂静而庄严的感觉。诗人用“杳杳”和“萧萧”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同时也加深了原野的空旷和风的萧瑟之感。 “长风吹海暗,新月傍人明。”这两句诗描绘了长风吹动,使海边变得昏暗,而新月却照亮了人们。这里的“海风”和“新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河影城头堕,秋声塞外生。”这两句诗描绘了河边的城市在暮色中显得朦胧,秋天的声音在边塞之外响起。这里的“河影”和“秋声”给人一种寂静而悲凉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时节的敏感和对环境的深情描绘。 “客怀频倚剑,时事正论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身为客居他乡的人,频繁地倚剑感慨,同时也在讨论着当前的战事。这里的“客怀”和“时事”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空旷、萧瑟的原野暮景,表达了诗人对时事和家乡的深深关切。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音韵和谐,给人一种悲壮、苍茫的感觉。
创作背景
**《夜归洱海道中》是明代文学家郑旦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夜晚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以及对生活经历的反思。在归途中,作者被洱海的美景所吸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夜空中明月、繁星和波光粼粼的湖面。同时,作者也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道路和际遇的思考。
诗词关键字: 正论 外生 影城
相关诗词
  • 1
    [清]
    胭脂绣缬,正千里江南,晓莺时节。
    绛质酣春,红香宠午,惟许茜裙亲折。
    晓印枕痕零乱,浅晕酒潮明灭。
    春园里,较琪花玉茗,娇姿更别。
    情切,想故国。
    万里日南,渺渺音尘绝。
    灰冷昆明,尘生洱海,此恨拟和谁说?
    空对异乡烟景,蓦记旧家根节。
    春去也,想蛮花[犬旁+乞]鸟,泪都成血。
  • 2
    [清]
    几回闻雁忆连然,天末遥将锦字传。
    万里飘流羁远客,十年迢递阻回船。
    浮云目断苍山外,落月魂消洱海边。
    何日刀擐逐初约,免教暗卜掷金钱。
  • 3
    [明]
    天高野旷瘴烟收,风急霜繁落木秋。
    箐道千盘临戍堡,山城百雉入边州。
    诸蕃乐岁休戎马,孤馆频年望斗牛。
    夜半角声吹激烈,纷纷凉月照人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