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雨中喜惟秦至》
斋居耽阒寂,犹厌鹿麋群。 茶汲松泉煮,香收桂屑焚。 避人宜昼雨,来客损春云。 更喜连床夜,萧萧独并君。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的斋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独处的热爱。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给人以宁静、雅致的感觉。
首联“斋居耽阒寂,犹厌鹿麋群”描述了诗人沉浸在寂静的斋居生活中,甚至连鹿麋群都觉得吵闹。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寂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颔联“茶汲松泉煮,香收桂屑焚”描绘了诗人用松泉水煮茶,焚烧桂屑香的细致生活场景。这一联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诗人清雅的生活情趣。
颈联“避人宜昼雨,来客损春云”描述了诗人避人疑昼雨,来客损春云的情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寂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热爱。
尾联“更喜连床夜,萧萧独并君”以“更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友人共度寂静之夜的喜悦,以“萧萧独并君”结束了全诗,留下了深思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斋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寂静和独处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给人以宁静、雅致的感觉。
|
创作背景
《春日雨中喜惟秦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自然环境**:诗题中的“春日雨中”描述了春天的某个雨天,这样的天气往往影响人们的心情和日常活动,给诗人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2. **友人到访**:“喜惟秦至”表明诗人因为好友秦惟的到来而感到喜悦。这种喜悦之情与雨天的静谧相结合,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情感基础。
3. **社会背景**:明朝时期,文学繁荣,诗词成为文人交流情感、表达意境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徐熥借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雨天的独特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自然环境、友人到访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关诗词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