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颂古十九首》

八十翁翁著绣靴,踏开幽洞笑呵呵。
傍人指点忘归路,不觉腰间烂斧柯。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八十岁的老翁,穿着绣花的靴子,乐呵呵地踏开幽深的洞穴,探险其中。旁边的人指点着他,忘记了回家的路,不知不觉间,腰间的斧子柄都烂掉了。 整首诗充满了生动、诙谐的色彩。诗中的老翁形象栩栩如生,他的年龄虽然已高,但是精神矍铄,兴致勃勃。他穿着绣花的靴子,这种细节描绘出了他的个性特点,给人一种亲切、可爱的感觉。同时,他的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诗中还描绘了老翁探险洞穴的情景,这表现了他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而旁边人的指点,则营造了一种众人关注、共同参与的氛围,增强了整首诗的感染力。最后,“不觉腰间烂斧柯”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诙谐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乐观、开朗、富有冒险精神的老翁形象,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多彩。
创作背景
《颂古十九首》是宋代诗僧释法全所作的一组古诗。这些诗歌以颂扬佛教教义为主题,通过对佛教故事、人物、哲理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感悟。释法全所处的时代,佛教在中国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佛教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具体来说,《颂古十九首》的创作背景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佛教文化的熏陶:释法全作为一名僧侣,深受佛教文化的熏陶,对佛教的教义、故事、人物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些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2. 对前人的继承:释法全的《颂古十九首》受到了前人诗歌的影响,尤其是唐代诗僧寒山、拾得等人的作品,他在创作中也借鉴了前人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3. 社会背景的映射:释法全的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比如人们对佛教的信仰、社会的动荡等,这些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颂古十九首》的创作背景包括了佛教文化的熏陶、对前人的继承以及社会背景的映射等多个方面。
诗词关键字: 归路 腰间 指点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