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塞外观音岩》

朔庭喜见战尘收,石洞思从大士游。
不道受降唐节度,何如奉使汉通侯。
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十秋。
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
作品赏析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于战争结束的喜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句“朔庭喜见战尘收”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的欢喜,以及对和平的期待。次句“石洞思从大士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在石洞中与大士一起修行。 第三句“不道受降唐节度”可能指的是唐代的受降事件,即唐朝军队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接受敌人的投降。然而,这句诗并没有正面评价这一事件,而是引出了对和平生活的思考。 第四句“何如奉使汉通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感慨,对于自己曾经作为汉朝的使者,奉命出使异国他乡的荣耀和自豪。然而,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在生活的感慨,对于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有所作为的遗憾。 最后两句“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十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诗人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千里之外的美景,感叹着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而诗人已经年过四十,白发如雪,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 最后一句“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保持着热血的心,就像班超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然而,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已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有所作为的无奈和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束的欢喜,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对于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无奈和愁绪。
创作背景
**《塞外观音岩》的创作背景与明代北部边境的军事防御有关**。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他长期戍守北部边疆,对边防事务非常熟悉。这首诗描述了他视察边疆防务,登上观音岩时所看到的景象,展现了边疆的壮丽风光和将士们的英勇豪情。通过作品的创作,表达了戚继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边疆安全的关切。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与《塞外观音岩》相关的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节度 受降 短剑
相关诗词
  • 1
    [宋]
    上得马鞍岭,奇峰应接频。
    遥看孤绝处,分现普陀身。
    纳月瓶泉冷,娇春柳黛新。
    却疑吴道子,貌出此岩真。
  • 2
    [明]
    问道祝融东,逢僧是远公。
    林间孤殿破,石下半潭空。
    云影恋苔绿,山光借树红。
    翻经对灵鹫,日日鸟声中。
  • 3
    [宋]
    倚崖开翠屏,临潭置苔石。
    有所独无人,君心得未得。
  • 4
    [隋]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
  • 5
    [唐]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