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幼卿朝霞馆诗》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非常恬静而富有意境的诗。我们可以通过对每一句诗的解读,来感受这首诗的美。
首句“远树无烟时”,营造出一种宁静,稍带落寞的氛围。远处的树木在无烟的状态下,显得格外寂静,给人一种远离喧嚣,寻求内心安宁的感觉。
第二句“前山未云起”,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澄清。前山之上,云雾尚未升腾,一切都处在一种静止,清新的状态,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第三句“散发临东窗”,通过描绘诗人的形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具体。诗人散发坐在东窗之下,似乎在沉思,或者在欣赏外面的景色,这个形象给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感觉。
最后一句“衣裳半身紫”,通过对诗人衣裳颜色的描述,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紫色的衣裳给人一种高贵,神秘的感觉,同时也与前面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略带神秘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散发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安宁的气息。整首诗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让人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
创作背景
《钱幼卿朝霞馆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通凡与钱幼卿的交往和友情,以及他们对朝霞馆的共同情感和经历。通凡和钱幼卿可能是友人或同僚,他们共同欣赏朝霞馆的美景或馆中所藏文物,产生了情感共鸣和创作灵感。
此外,明代文学繁荣,诗歌创作盛行,许多文人雅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描绘景物、赞美友情等。因此,《钱幼卿朝霞馆诗》也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总之,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相关历史文献和诗歌内容来分析。
相关诗词
-
作图如作字,笔笔走龙蛇。
霜苔墨数点,老干鳞皆花。
风雪一千载,岁岁无奇葩。
春来枝自绿,鸟雀歌朝霞。
落笔何朴拙,以见我生涯。
那堪为蜂蝶,肆意逐繁华。
-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