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城南感怀呈永叔》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
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
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
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
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
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
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
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茈。
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
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
今乃有毒厉,肠胃生疮痍。
十月七八死,当路横其尸。
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
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
天岂意如此?
泱荡莫可知!
高位厌梁肉,坐论搀云霓。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阴雨连绵的景象,以及农民在饥荒中挣扎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天灾和人祸的无奈和无助。 诗中描述了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的景象,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然而,接下来的所见所闻令人感到可骇和可悲,田地未及犁翻,冬雪消融后麦苗稀疏,人们因为饥荒而只能掘取野菜,其中凫茈也即将采尽,只得食用卷耳等杂草充饥。老少满田野,挣扎在生死边缘,许多人在田间地头横躺着等待死亡。而一些野兽则肆意地撕咬啃食这些尸体,鸟儿啄食他们的皮肉。作者通过描述这些惨状,表达了对这些无辜百姓遭遇的深深同情,同时也对那些残害百姓、使这些人遭受如此苦难的人和事表达了愤慨。 诗的最后两句,“天岂意如此?泱荡莫可知!”表达了对天灾和人祸的无力和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同情和愤慨的诗篇,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农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无辜百姓遭遇的深深同情。
创作背景
《城南感怀呈永叔》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组诗歌,描述了当时民间饥荒的惨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的一次饥荒,苏舜钦目睹了百姓的苦难,深感同情和悲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下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受灾百姓的同情和关切。这首诗通过生动具体的描绘,反映了民间百姓因饥荒而横尸街头,被犬彘啃食骨肉的惨状,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诗词关键字: 驱风 田亩 疮痍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 2
    [近代]
    万山拱极一峰高,遯迹何心仗节旄。
    望月空馀落花句,题诗寄咏猗兰操。
    江湖秋水人何处,霖雨苍生气倍豪。
    笑视吴钩自搔首,前途恐有未芟蒿。
  • 3
    [唐]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
    苍苍松与桂,仍羡世人钦。
    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
    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